一般在臨床上兒童錯頜畸形矯治提倡早期和及時,一些牙頜畸形會隨著患兒年齡增長癥狀加重,嚴重影響口腔功能、顏面美觀和心理健康。在乳牙期或替牙期對兒童進行早期矯治,可去除牙齒、頜骨、肌肉在生長發(fā)育過程中的不利影響,促進上下頜骨正常生長,引導顏面部發(fā)育,有利于形成更好的面型,還可能達到降低拔牙率、減少矯治復發(fā)可能和降低二期治療難度的效果。
早期矯治的目標首先是要維持牙頜面正常生長發(fā)育的環(huán)境。但家長要盡可能消除造成錯合畸形的病因、不良習慣。從而防止已發(fā)生的畸形進一步加重。接下來是改善不良的頜骨形態(tài)、生長型和頜骨間位置關系,建立相對正常的口頜功能。在此過程中我們醫(yī)生和家長也要注意的是兒童的社會心理發(fā)育。
關于早期矯治需要注意哪些要點呢?首先是糾正不良口腔習慣,比如張口呼吸、吮咬習慣及唇習慣、異常吞咽及吐舌習慣、偏側咀嚼習慣等,這些問題常常被家長所忽略。在就診后醫(yī)生會使用唇擋、舌柵、前庭盾、MRC等功能矯治器去破除各種口腔不良習慣、消除造成錯合畸形的病因,防止畸形加重。
其中MRC肌功能矯正是通過特定裝置訓練正確舌位、吞咽方式和經鼻呼吸,同時對牙列施加輕柔的力,幫助牙齒排列、牙弓擴張。
當乳牙因齲病等提早脫落會常常導致繼承恒牙的萌出間隙不足,發(fā)生擁擠、異位等情況。如果能及時發(fā)現并使用間隙保持器(Nance托、舌弓、絲圈保持器等)在恒牙未發(fā)育完全之前維持甚至打開萌出間隙就可以獲得較好的效果。
但在換牙的過程當中,個別乳牙恒牙萌出過遲、恒牙異位萌出、乳牙下沉、乳牙滯留等情況時有出現,造成牙列不齊、牙列擁擠、局部反頜甚至鎖頜的情況。
前牙/后牙反頜的處理方法:乳牙列期的反頜一般為牙性或功能性,且可能伴有頜創(chuàng)傷,需要及早干預,防止進一步加重為骨性反頜,但隨著孩子的生長發(fā)育,反頜極易復發(fā),因此早期矯治完成后仍需家長的密切監(jiān)控。
臨床還有一種情況是深覆蓋(俗稱齙牙),嚴重的深覆蓋、下頜后縮、上前牙突常伴有開唇露齒、咬合功能異常甚至是兒童的心理問題,口腔醫(yī)生會使用擴弓器、牙合墊矯治器、斜面導板等進行早期的矯治,常常半年左右就能夠改善這些畸形與不調,防止后續(xù)頜骨發(fā)育的異常,同時降低后續(xù)恒牙期矯正的難度。